甲事業單位為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甲單位),自2015年起,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經財政部門核準,甲單位的工資支出、10萬元以上的物品和服務采購支出實行財政直接支付方式,10萬元以下的物品和服務采購支出以及日常零星支出實行財政授權支付方式。
2015年,財政部門批準的甲單位年度預算為2000萬元。1~11月份,甲單位累計預算支出數為1800萬元,其中,1500萬元已由財政直接支付,300萬元已由財政授權支付;12月份經財政部門核定的用款計劃數為200萬元,其中,財政直接支付的用款計劃數為150萬元,財政授權支付的用款計劃數為50萬元。
甲單位2015年12月份發生的有關事項如下:
(1)2日,甲單位收到代理銀行轉來的“財政授權支付到賬通知書”,通知書中注明的本月授權額度為50萬元。
(2)4日,甲單位收到財政國庫支付執行機構委托代理銀行轉來的“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和“工資發放明細表”,通知書和明細表中注明的工資支出金額為80萬元,代理銀行已將80萬元劃入甲單位職工個人賬戶。
(3)6日,甲單位按規定的政府采購程序與A供貨商簽訂一項購貨合同,購買一臺設備,合同金額為55萬元。合同約定,所購設備由A供貨商于5天內交付,設備價款在交付驗貨后由甲單位向財政申請直接支付。
(4)9日,甲單位收到所購設備和購貨發票,購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為55萬元。甲單位在驗貨后,于當日向財政國庫支付執行機構提交了“財政直接支付申請書”,向財政申請支付A供貨商貨款,當日收到“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通知書中注明的金額為55萬元。
(5)14日,甲單位從零余額賬戶提取現金5萬元。
(6)15日,甲單位報銷差旅費4.8萬元,并用現金購買一批隨用隨買的辦公用品0.1萬元。
(7)20日,甲單位按規定的政府采購程序與B供貨商簽訂一項購貨合同,購買10臺辦公用計算機,合同金額為9萬元。合同約定,所購計算機由B供貨商于本月22日交付,貨款由甲單位在驗貨后向代理銀行開具支付令。
(8)22日,甲單位收到所購計算機,但購貨發票尚未收到。甲單位驗貨后,向代理銀行開具了支付令,通知代理銀行支付B供貨商貨款。
(9)24日,甲單位收到B供貨商轉來的購貨發票,發票中注明的金額為9萬元。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逐筆編制甲單位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2(1)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50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授權支付50(2)借:事業支出80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80(3)不作會計處理。(4)借:事業支出55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55借:固定資產55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55(5)借:庫存現金5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5(6)借:事業支出4.9貸:庫存現金4.9(7)不作會計處理。(8)不作會計處理。(9)借:事業支出9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9借:固定資產9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9【答案解析】(2)直接支付的情況下,不考慮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直接借方確認費用科目,貸方確認增加財政補助收入科目;(4)固定資產按照發票金額確認固定資產科目增加的同時,貸方確認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的增加;(6)報銷差旅費,貸方減少庫存現金,借方增加事業支出;(7)尚未收到供貨商轉來的購貨發票,不作處理。
答案解析:(1)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50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授權支付50(2)借:事業支出80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80(3)不作會計處理。(4)借:事業支出55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55借:固定資產55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55(5)借:庫存現金5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5(6)借:事業支出4.9貸:庫存現金4.9(7)不作會計處理。(8)不作會計處理。(9)借:事業支出9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9借:固定資產9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9【答案解析】(2)直接支付的情況下,不考慮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直接借方確認費用科目,貸方確認增加財政補助收入科目;(4)固定資產按照發票金額確認固定資產科目增加的同時,貸方確認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的增加;(6)報銷差旅費,貸方減少庫存現金,借方增加事業支出;(7)尚未收到供貨商轉來的購貨發票,不作處理。
A公司與B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關聯方關系,A公司2010年1月1日投資1 000萬元購入B公司70%的股權,合并當日B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1 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 200萬元,差額為B公司一項無形資產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引起的。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則在2010年末A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抵銷分錄中應確認的商譽為(?。┤f元。
A:200
B:100
C:160
D:9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商譽的確認。2010年期末A公司抵銷分錄中應確認的商譽=1 000-1 200×70%=160(萬元)。
下列關于合并財務報表附注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不重要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需在附注中披露
B:說明會計政策時,應當披露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及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
C: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不需在報表附注中披露
D:通常不應當披露或有資產,但如果或有資產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披露其形成原因、預計產生的財務影響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是要在報表附注中披露的。
...